趣味游戏连线游戏怎么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生活中感知数学,感知数学的作用和趣味性;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家长如何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家长能为孩子入学做哪些准备?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幼儿园的数学和小学有什么区别。

  游戏是儿童时期的主要活动,是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幼儿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和操作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挑战数学游戏吧!

一、数字游戏

(一)入学前孩子一般可以做到一下几点:

1.能口头数到100,能从中间任意一个数起接着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的实物(如糖果、玩具等)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并说出实物的总数。


2.能从10倒数到1,能从10以内的任何一个数倒数到1。


3.能直接用眼看着数,不用手触摸物体,目测10以内的实物的数量。


4.以按实物数或言语提示取出同样多的实物。例如,你拿出12个糖果放在桌上或请你给我12颗糖果,孩子能拿出同样多的糖果摆到桌子上。


5.能够以一个数(如2,5,10)作为计数的单位按数群进行口头计数(5,10,15,20,……)。


(二)训练方法:


1.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数数。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点数练习,生活中无处没有数的存在。


3.游戏式学习是塑造幼儿认知结构的最有力杠杆,它让幼儿在各种各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幼儿来说,游戏和数字的结合是理解数学概念的最佳方式。


(三)在游戏中学习数数:


1.唱歌游戏:如《数青蛙》


2.体育游戏:如拍球、跳绳


3.亲子游戏:如全家数数游戏,按数取物


4.在做中学数学:如制作数学卡片

游戏开始

3.图中 有( )个圆形

有( )个正方形

有( )个长方形

有( )个三角形

4.数字连线

玩法:从1开始按顺序将数字连起来

温馨提示: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与兴趣设计各种模板,技能增加挑战难度,又能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5.数字宝宝捉迷藏

瞧,数字宝宝藏进了小兔子身体里面,你们能找找都有哪些数字吗?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什么数字藏在了兔子的哪里?

这些数字宝宝你们找到了吗?

这回数字宝宝藏进了小马的头上,快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吧!

  调皮的数字宝宝隐藏了一半,你们能不能找出来并说一说:什么数字在哪里?在表格的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第几个、从上往下数第几个。

你们找到是那些调皮的数字宝宝了吗?

二、运算游戏

(一)数学学习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4岁:认识10以内数字,并能够用数词描述事物的动作和特征。

孩子3-4岁,没有具象的数字概念。借助实物,帮孩子建立"数"的概念。比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每个人,有2只手、1个鼻子;小汽车,有4个轮子;宝宝吃了,1块苹果、3瓣橘子等。.通过实物操作,通过建立数与量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理解"数",并能够应用"数"描述基本的事物特征。


4-5岁:认识20以内数字,能够通过比较和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数字,是数量的抽象代表。孩子对"数"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理解,"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比如:掰手指数数,3个手指比2个手指多1;将1-10写在卡片上,在每个卡片上放置对应数量的小球。5个小球比4个小球多,5比4大,4比5小;将3个小球放在小盒子里,拿走1个小球之后,剩2个等。通过反复操作和练习,帮助孩子建立"数"和"数"之间的大小、多少等关系。


5-6岁:能够通过事物操作和其他方法完成10以内的加减,并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此阶段,孩子对“数”和“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概念,家长可以顺理成章的对孩子引入加减法的学习。但是,这个时候,孩子在计算时,依然还离不开借助具体的实物。比如:一只手张开,有5个手指,藏在掌心1个手指,还有4个,对应5-1?盘子里1个苹果,妈妈又拿来2个,一共3个,对应1+2?3个糖果,吃掉1个,还剩下2个,对应3-1?树上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3只,对应5-2?。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字符号的概念,同时培养实际生活中对数学计算的运用。


随着年龄的提高,孩子会逐渐摆脱实物计算。从掰手指到“心算”,是学习数学运算的自然过程。一般情况下,六岁到七岁,可以从“掰手指”过渡到心算。

(二)过渡策略:


1.大量的生活数数训练


没有形成抽象得数得概念,需要更多的数数训练,从具象的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一直数手指容易形成对手指的依赖,让思维停留在具象的表面,可以在生活中广泛训练数数,体会数的概念。

2.数的分解与组合


在理解实物操作的基础上,训练“分与合”,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强化数的概念。

3.重视数学问题的表达


注重口头表达,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口头描述数学问题,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帮助思维理解。

游戏开始

1.点数加法我能行

数一数两个玩具上的点点相加等于多少呢?

2.翻翻乐

小朋友们快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游戏材料,玩起来吧!

1.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理解10以内的加法。

2.锻炼孩子手眼脑协调,快速反应能力。

3.游戏中遵守规则,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3.找朋友

用笔在A4纸上依次写上1—10的数字,一张纸只写一个数字,数字要求写的很大。

把写好的10张数字纸片在地上摆成一个圆圈,小朋友站在圈内。

(1)家长念一个数字并提问:x可以分成几和几?


(2)小朋友两只脚分别找到对应的分成数字,同时说:x可以分成几和几,一个数字全部找完,再寻找下一个数字进行游戏。


例如:


(1)家长念出数字8,提问:8可以分成几和几?


(2)小朋友用一只脚踩着数字1,一只脚踩着数字7,同时说:8可以分成1和7,再用脚分别踩着数字2和数字6,同时说8可以分成2和6......

1.通过玩游戏,积极动脑思考,理解10以内数的分成,感知数分成的有序性。

2.锻炼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巩固已学知识。

3.锻炼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听指令进行游戏的能力。

4.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为进入小学打下扎实基础。

三、规律游戏

  幼小衔接阶段,孩子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础,只有牢固的基础才能在后面顺利吸收新知识,并得心应手的运用。找规律的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观察、比较、推理等,为小学数学学习打基础。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则排列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需要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

游戏开始

1.找规律,连一连。

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图片上的规律了吗?快来练一练,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2.一起找不同

小朋友们,在接下来你们看到的图片当中,每行都有一张图片和其他三张不是同一类的,你们能把他们全部找出来吗?快来试一试吧

3.小火车装货

按规律在空着的小火车车厢上装货,注意判断单双数的递增规律。

4.观察大挑战

说一说,后面应该排什么?

四、位置与空间

  空间想象能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空间几何形体)进行观察、分析、认知的抽象思维能力。人们思考出的具体形状、位置,与事实是否一致,则体现了空间想象能力的强弱。


  空间想象能力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必备能力,也是形成和发展创造力的源泉。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是理解和把握空间与平面之间关系的过程。


  3-4岁儿童的想象,主要是无意想象,大多没有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而到了5-6岁,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的想象会逐渐向有意性发展,他们在想象前,基本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能根据主题有意地、稳定地进行想象。


(一)5-6岁儿童该应具备的空间想象能力有:


  1.方位感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2.拼图、展开图:能通过观察,独立构图,建立平面和立体图形间的联系;


  3.图形计数:能认识图形的特点,并计数。


(二)考察方式:


  空间,不单指立体图形,还包括平面图形和空间方位。除了感知方位,我们还常常将立体与平面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1.立体到立体:


  老师会给孩子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让他用积木或小木块进行模仿,一一对应的摆出来。这个摆放的过程,考察的是孩子通过思考确切的摆放方法,感知立体图形局部大小、位置的能力。


  2.立体到平面:


  (1)三视图:三视图分为主视图(从前往后看)、俯视图(从上往下看)和左视图(从左往右看),是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结果。考察形式主要是让孩子观察一个立体图形,选出或画出从某个视角看到的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展开图:这类题型会给出一些容易混淆的立体图形展开图,让孩子选出展开图折叠之后,所对应的已知立体图形。题目的难点不仅是展开图能否折成立体图形,我们还需要关注相邻面之间花纹的关系。


(3)平面到平面:


  对此类题型的考察,大多是给孩子两到三个具有边角关系的基本图形,让他通过平移、旋转和翻转拼出多种新图形。有时还会出现一些较为新颖的题目(如下图:汽车停在几号车位?),其中可能会涉及数字、字母或文字,这考察的是孩子在空间中多角度想象的能力。


  3.平面到立体:


  (1)图形计数:经典题目是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图片,让孩子数一数其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孩子对于隐藏木块的感知能力。


  (2)折纸游戏:这是在通过折纸的过程,对孩子空间想象能力进行间接考察。折纸的步骤会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需要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空间对应能力。


(三)培养方法:


  所有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我们最不该忽视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间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1.观察:操作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具,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立体图形。例如家中的新家具,问问孩子“从正面看是什么样的?从侧面看和从上面看又会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引导他进行多角度观察。


  2.感知:多让孩子亲手感受每件物体的大小和棱角,这种感觉的积累,可以让孩子对空间的感知更加明确。家长们还可以为孩子提供积木、乐高等玩具,从而提升他锻炼空间想象能力的积极性,在游戏中积累操作经验。


  3.实践:在不断的观察和感知之后,家长们就可以慢慢地教孩子练习一些较为抽象的题目了。要引导他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尽情发挥,并带着他依题意动手操作,这是展现和检验孩子空间想象能力的好方法。

游戏开始

1.堵路棋

发展关于物体位置、运动方向等方面的空间认知能力。

绘制相应的路线(如图)、小积木(两种颜色,四块积木)。

玩法与规则:

(1)两名游戏者共玩,一人持两个棋子(小积木)。

(2)棋子在直线两点间可移动,每人每次走一步。

(3)当被对方“堵住”一颗棋子,棋子放入圆圈中不能再走动。

(4)两颗棋子被堵,游戏结束。

2.积木组合

用两个双方块,怎样拼出右边的图形?

五、时钟游戏

  让孩子学习时间关键在两点,一是要注意学习时间的顺序,另一个就是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时间。可以在家里醒目的位置悬挂一个数字清晰的钟表,或者给孩子一个有指针的钟表,有指针的钟表比电子显示的时钟更容易让幼儿认识日夜的更替、时间的流逝等概念。


认识时间的顺序可以先让孩子学习白天、黑夜、早、中、晚、昨天、今天、明天,到5 岁以后再认识整点、半点、日历等。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再尝试让孩子认识几点几分。


孩子学习时间的困难在于理解时间,所以,需要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比如,可以拿着钟表对孩子说:“看,现在是8 点整,我们去公园。”然后把钟表拨到12 点,告诉孩子等到时间是这个样子的时候就去吃午饭。这样,有好吃的好玩的,孩子注意力会很集中,会在情境中理解时间。


孩子学习时间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快慢的理解。同样,还是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比如,你和孩子一块写10 个数字,看谁写得快,先写完的记好时间,再让孩子猜想,后写的时间估计是多少。

游戏开始

小朋友们,接下来陪我们游戏的主角,就藏在下面的这个谜语里面,开动脑筋,一起来猜一猜吧!

谜语:


滴答,滴答,会说没嘴巴,


会走没脚丫,天天提醒你,


按时学习和休息,我是大家的好帮手。


(猜一生活用品)


谜底到底是谁呢?对了,是时钟。


你们的家里有时钟吗?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时针、分针怎么区分呢?它们跑一圈又代表什么?我们来学学钟表的小口诀,学完后你就能快速认识钟表了。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圆圈。


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


时针长长指12,短针指几就几时。


分针长长指向6,短针刚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你们能说出下面的时钟都是几点吗?

认识整点: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

认识半点: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动手试着拨一拨下面的时间吧!


7:00 10:00 12:00 2:30 6:30 9:30


?DIY时钟

可以利用家里的时钟表盘,或者直接上手画一个表盘。在这个基础上,来制作一个漂亮的向日葵时钟吧。每一朵花瓣对应数字表示的分钟含义,比如数字1代表5分钟,数字2代表10分钟,标记在花瓣上。

  可以把这向日葵小花贴在墙上,它一定是小朋友用来学习钟表的好帮手。

我们还可以DIY一个这样的表盘,拿一次性蛋糕纸盘打底,沿着边缘大小剪出一个彩色卡纸圆形模板,还有一个普通白纸圆形模板。接下来用彩色卡纸做出时针分针的箭头,固定好在表盘上。另外一头,标记上数字和刻度,并且把数字区域剪裁开。将白色纸盘压在彩色卡纸上方,翻开数字区域,写下对应的分钟时间。

  时间是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你们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提高自我服务意识,每天学习制定时间计划,当时间的主人,学会管理好时间,学习更多的本领,一起行动起来吧!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的数学游戏大挑战结束啦!你们挑战成功了吗?

  通过游戏获得知识, 对数学教学也有一定启示: 教学必须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必须建立在幼儿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应向幼儿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声明:本文由神州奥秘湾岛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qq.com